无条件“十四五”丨用速度改写距离。近五年来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23日浏览量:
从极地生鲜到跨境包裹,从工厂流水线到农村果园,“十四五”期间,中国物流用速度改写了距离,将世界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在亿万流动的瞬间烙印着中国经济的活力。
大闸蟹已成为生鲜农产品运输的“长期挑战”。当冷链车到达机场时,物流平台已经规划好转运流程。这种美味的食物在过去五年里增加了 23,000 条次日送餐路线。
这是今年第1500亿件快件。从第一个快递到2021年第一个1000亿件,已经过去了41年。五年来,超过1000亿件快递包裹投递时间逐年减少。二是6000多个快递包裹投递至城乡。超过960,000个标准容器每天都有人在港口流通。每年通过陆路、海运和空运的货物运输量超过 590 亿吨。货物畅通,预计五年内将为全社会节省物流成本1.1万亿元以上。每产生100元GDP,物流成本将降低到14元以内。
“十四五”规划《方案》提出,构建从物流基地到终端物流的现代物流体系,统筹全链条精细化。长江黄金水道、广昆高铁航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交通大动脉沿线,181个国家级物流中心正在加速发展,原有的物流节点分散串联,形成交织网络。 “连接”生产、消费和地方经济的生产、服务、贸易基地不断增多,从早期依赖地理优势的港口类型和陆路港口。
物流效率显着提升,无人机正在打破地面运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算法不断优化每一条配送路线。短短5年时间,中国年实时物流订单量突破480亿,“一切到家”已成为常态。
按照五年发展规划的方向,县域农村三级物流体系正在稳步建设,物流毛细管效应正在加速形成。快递门店持续扎根3万多个城镇,平均每天新增服务站100多个,覆盖偏远乡镇。
还有一种白色基础设施在过去五年里一直在悄然增长。 “十四五”规划的105个国家中央冷链物流基地如“生鲜站”蔓延遍布全球,从天山北麓到巴山朔水河畔,分布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五年新增冷库容量相当于2.77亿台家用冰箱,49.5万辆冷藏车可将数千种美食送到任何地方。
目前,日本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邮政快递网络,物流业市场规模有望连续10年全球第一,有力支撑了全面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更加畅通的物流大动脉正在加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