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带来新发展:数千家企业参展,世界各地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7日浏览量:
(10月15日,第138届广交会在广州开幕,当日17:00,到会境外采购商突破6.9万人。郑伟 摄)
南方财经记者郑伟广州报道
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10月15日在广州开幕。
上午11点左右,记者和数十名外商在广交会繁忙的中央平台前驻足,一场新品发布会即将开始。 “我们今天推出的新产品是工业四足机器人,可以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进一步填补了电力巡检、工业巡检等服务场景的市场空白。”魔原子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魔原子)海外销售经理吴健告诉南都财经记者,魔原子海外市场营收占比已从15%逐步提升至约15%。今年以来增加了45%。
Magic Atom并不是唯一一家将目光投向国外市场的机器人公司。服务机器人展区将有46家企业参展,今年广交会恢复服务机器人展区。通过将观察视野扩大到整个展馆,本届广交会拥有高技术、专精特新等称号的优质企业和单项冠军数量首次突破万家,创历史新高。以机器人、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正在成为本届“中国一展”的“主角”。
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广交会的新变化也体现了当前对外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据海关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出口总额达19.9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3.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对同期整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中国的出口结构日益科技化、高附加值。
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市场。截至10月13日,广交会共有来自218个出口市场的超过24万采购商参与预登记,环比增长10%。 “今天上午来了我们展位的买家有100人,我想大概在200到200人之间,基本上都是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买家。”广东领都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都智能)副总经理黄健告诉南方都市报记者。
“广交会是观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窗口’。”陈永军 瓜州发展改革研究院特聘教授东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向南都财经记者表示,今年以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经贸形势,产品结构变化带来的出口结构优化支撑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强劲增长。未来,我们将努力调整结构,强化产品核心竞争力,尽可能实现市场多元化,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规避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
(第138届广交会服务机器人展区挤满了人。摄影:郑伟/摄)
服务机器人专区挤满买家
“菱度智能主要从事特种清洁机器人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我们专注于高空、高风险、高压等特种作业场景的技术应用。目前,我们拥有老我们自主研发的产品远销中东、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9月,整个海外市场的销量增速超过100%。 “黄健在服务机器人专区的展位上告诉南方财经记者。
吴健还向记者透露,魔原子的机器人产品已经被引入到工厂运输、建筑工程巡检、博物馆展厅等多种场景。国外市场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逐渐从2024年的15%上升到如今的45%左右。 “其中,欧美市场约占国外市场总收入的60%,欧美各占30%。欧美市场正在逐步提高相关产品的接受度。”
国外市场表现“暴涨”背后,核心技术优势这些优势为公司提供了显着的竞争优势。
“我们独特研发的智能避障技术,让清洁机器人在高空作业时,能够自主越过玻璃幕墙内厚度达20厘米的水平障碍物,适用于占市场上65%以上的高空作业场景。目前,我们是行业内唯一一家能够实现这项技术的公司。”黄健表示。
远离灵都智能展位,服务机器人区域几乎挤满了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实体机器人、四足机器狗、智能仿生手吸引了一群好奇的外商,在展商展示的各类机器人产品前驻足拍照、提问。
受到国外卖家青睐的不仅仅是机器人企业。
通过将观察视野扩大到整个展厅,在家电玉米呃,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让用户可以“用意念控制物体”,AI+AR智能眼镜集成了89种语言实时翻译、AR导航、声纹支付等多种功能,实现虚拟现实一体化体验。在乘用车和两轮车领域,智能驾驶检测和远程监控系统使车辆智能化……以机器人、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是本届“中国首展”的“明星”。
在广交会家电及信息产品展区,展出全球首款虚拟现实娱乐设备“畅享龙骑”的广州卓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远”)的展位上也挤满了排队试用的外商。
“虽然我们的位置不是最好的,但可以看到整体的人流量今天来到我们展位的ople还是很不错的。展会开始以来,已有100多家客户锅“半天之内就有实体联系我们”,卓远策划吴子英告诉南方财经记者。
吴自英表示,卓远已在全球实施了6000多个项目,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公司研发的各类型虚拟现实娱乐设备,可适应儿童游乐场、科技馆、文化旅游景区、商场、时尚街等多种场景。在内容、软硬件技术的支撑下,今年以来,海外市场收入较去年增长了20%左右。”
(卓远展位外商和观众体验新型虚拟现实娱乐设备。记者郑伟/摄)
广交会的新变化也体现了当前发展的新趋势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对同期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30%。其中,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54.9%,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增长23.9%,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仪器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8.1%、22.4%和15.2%。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货物贸易表现显着,总额达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三季度增长尤为显着,支撑这一关键因素是优化”,“三新国”将成为外贸增长的重要动力。陈永举n 说。
探索新兴市场以实现增长
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多新市场。
“除了高空幕墙清洗机器人之外,我们这次广交会还带来了两款新产品:太阳能电池板清洗机器人和船舶智能除锈机器人。这些产品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高风险作业场景。我们目测从开幕当天上午到我们展位的采购商会达到100、200人,基本都是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采购商。”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开拓海外市场,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规模。”黄健表示。
(多国客商在菱都智能展位驻足提问。记者郑伟摄)
随着更多企业掌握前沿技术优势,更多海外市场“采用g”中国的高科技产品。‘Re’才刚刚起步。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对亚太经合组织(APEC)其他成员国高技术进出口额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分别增长7.9%和12%,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出口总额的60%以上。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电子信息产品增长16.6%,高端装备增长37%,风力发电机组增长58%。
吴子英还向南都财经记者透露,目前卓远在海外市场的核心布局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俄罗斯、中东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印度市场今年以来呈现出最高的增速。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我们致力于开发新兴市场并进一步扩张,同时继续维护我们在欧美市场的现有客户。”
在工业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产品带动下,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17.37万亿元,增长6.2%,占进出口总额的51.7%;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APEC)其他国家对亚太地区进出口增长2%,达到19.41万亿元人民币,占进出口总额的57.8%。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在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前三大贸易伙伴之一,增幅持续上升。较去年同期轻松14。
今年四季度我国外贸行业发展将面临哪些新挑战?
对此,陈拥军表示,近年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经贸形势,中国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应对政策和措施。比如,今年产品结构变化带来的出口结构优化支撑了我国外贸的稳定增长。 “我们对今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将继续实现5%左右的正增长充满信心。”
“未来重要的是要调整结构,强化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大力度以技术优势攻克高端市场。同时,市场要多元化,做多。要千方百计寻找市场的许多增长点。”并以确定性的方式应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以适应自身的发展。 ”陈永军说道。
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经贸形势下,中国企业正在利用技术基础重塑竞争力。 
